
【如何面试系列01】-面试的本质是审视你的“宏观思维”
面试其实挺有意思的,为啥呢?因为面试官其实是非常想知道你具体的技术知识是不是扎实,是否具有他后面这个项目所需要的技能。但是呢,他又无法在短短半个小时或者一个小时之内判断出来。为什么呢?因为他如果问你一个非常具体的问题,那这个问题,你可能还真不会,但是呢,也许你google一下就能知道,所以,并不妨碍你把这个项目做好,所以,他即使是问非常具体的问题,也不能判断你的能力到底如何,因为他无法在短时间穷尽这些具体问题,所以这些具体技术问题常做辅助判断之用。
那怎么办呢?他只能问你一些相对宏观的问题,通过感受你在宏观上对技术的把握,来分辨你在具体工作中能否处理这些微观问题。
具体请参见,我之前的文章:“学习 vs 实践?” 那篇文章分析了,其实我们的学习,掌握知识的过程,其实是进入微观的过程,把一个东西,细分、细分、再细分的过程。比如遇到CRM这个体系,你要做一个功能,你就需要把这个功能细分到放到那部分去做,是放到Form, View 还是 Business Rule? 那再细分到具体用什么Table, 再细分到用哪些columns,再细分到这个Column的类型等等。
但是面试的时候,人家是不想听你讲具体的column之类的,人家要听的是你的宏观思路,宏观思路走通了,具体的问题,既是去查谷歌也是没问题的。
但是,这个宏观思维,不是我们学习的时候锻炼出来的,刚才说了,学习的主要过程是“微观思维”。那么也就是说,你学完之后,需要有一个逆向的,宏观总结过程,这个过程才是真正能让你产生应对面试的技能的过程。
更进一步说,其实不仅仅是审视你的宏观思维,更是看你的素质、品性、心态,这些指导你的宏观思维的特质。